一、研究方向
方向2:固废基黄土固化材料绿色制备与性能优化
方向3:隧道排水系统多灾害耦合作用下的韧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方向4:极端气候-岩土体多场耦合损伤演化机理与灾变预警
方向5:极端环境下风电基础结构损伤演化与韧性提升
方向6:复杂环境下基坑工程多场耦合变形机理与稳定性控制
二、团队核心成员
(一)团队负责人: 田威 教授
学术背景: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材料细观力学性能与复杂服役环境水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骨干成员
1.刘钦 副教授
学术背景:山东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岩土及隧道工程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2.刘禹阳 副教授
学术背景:长安大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山岭隧道排水系统韧性提升及衬砌劣化修复技术。
3.张勋 副教授
学术背景:同济大学博士,长安大学博士后出站,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风电基础结构灾变防控、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新材料研发。
4.黄沛 讲师
学术背景:同济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基坑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魏心声 讲师
学术背景:长安大学博士,博士后在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极端气候岩土体损伤劣化、边坡变形与流动-结构互馈机理。
6.贾能 讲师
学术背景:巴黎东大学博士,长安大学博士后出站,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岩土领域的土体固化剂、铁路和隧道防排水结晶治理、城市内涝治理。
本团队针对地下工程灾害防治与新材料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团队聚焦核心研究领域,近年来团队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余项,工程服务类项目50余项,近三年到账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围绕水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固废基黄土固化碳化宏微观协同机理、多灾害耦合作用下隧道排水系统结晶演化机理、黄土场地风电基础结构长期性能评估与风险控制等关键课题,团队开展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
四、团队科研成果
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等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团队成员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1人次。
五、联系方式
电话:1582969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