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复合材料应用与工程加固改造科研团队

发布者:郭曼发布时间:2025-09-17浏览次数:36

一、研究方向

  • 方向1:先进复合材料工程应用

  • 方向2: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健康监测、加固与更新改造

  • 方向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混凝土结构

  • 方向4: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减灾

  • 方向5:复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力学行为与优化

  • 方向6:新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

  • 方向7: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二、团队核心成员

(一)团队负责人:   王步 教授 

学术背景:同济大学工学博士、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西安市政协十五届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安大学工程结构诊断与改造研究所所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064、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2025QCY-KXJ-137)(首席科学家)、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YF-LLRH-10-0028、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ZKZJ-2024-01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234601120180110801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项目16YB119等研究课题60余项。主编及参编国家标准和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共10部;先后获陕西青年科技奖1/1、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5、陕西省高等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5、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青年科技奖1/1)、西安市青年科技人才奖1/1、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5、长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10

研究方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混凝土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工程结构;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与抗震加固;复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力学行为;结构抗冲击性能、优化与防护;绿色、高效、节能的砌体结构加固改造技术;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结构连接节点的疲劳性能与优化。

(二)骨干成员

1.熊二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项目以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9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参与完成上虞体育场复杂节点受力性能研究、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球类馆钢结构关键铸钢节点受力性能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未来科技城欧美金融城EFC项目T2T4楼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等工程项目。已在Periodica Polytechnica-Civil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工程力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0余篇。担任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人。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结构健康监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和在役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方面的研究。

2.白亮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悉尼大学高等结构工程研究中心(Centre for Advanced Structural Engineering)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协同创新计划、西安市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等13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主持设计系列隔减震产品应用于工程项目,完成高烈度区隔减震结构性能评估;完成大跨度钢结构(航站楼、体育馆)节点试验及受力性能研究;完成大型复杂工程结构检测鉴定等企业委托项目。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2)、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特等奖(2023)。在《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Engineering Structure》《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编写行业及地方标准6部,授权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项。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组合结构、新材料及新型结构体系、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及加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3.卜永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长安大学工学博士,主持、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纵横向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授权专利20多项,参编陕西省技术规程与技术指南6项,担任《土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应用力学学报》STRUCTURES等期刊审稿专家。主持项目获陕西省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施企协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结构抗震、村镇建筑、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试验技术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4.孙香红 副教授 国际博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美国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财政部政府采购专家, 陕西省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陕西省委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妇女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长安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西安市未央区委员、常委。曾任188金宝搏bet官方登录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办公室主任。201711月至20184月陕西省委组织部选派,挂职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主编教材四部,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省级重点研发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课题等30余项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实现成果转化4项;在国内外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振动工程学报等知名期刊公开发表科研、教学论文30余篇;担任ENGINEERING STRUCTURE、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工程设计学报等审稿人。2023年荣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高层、超高层、复杂结构抗震及减振性能研究;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及可靠性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研究;可恢复性能结构及结构优化研究;风力发电塔性能研究;新型高强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研发。

5.李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工程力学、振动与冲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与分析;自复位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工程结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

6.杨坤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资金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纳入参编的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约束混凝土、混凝土和型钢混合结构设计规程》DB13J/T83-2009、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562013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 347:2013)

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及抗震设计;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7.权登州 讲师 硕士生导师

学术背景:长安大学工学博士,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等科研任务10余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土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应用力学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震灾防御技术》《工业建筑》及《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

研究方向:地下结构抗震;岩土工程防灾减灾。

三、团队研究特色

本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健康监测、加固与更新改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减灾、复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力学行为与优化、新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和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团队整体研究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稳步发展,尤其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结构健康监测、智能材料与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工程结构加固改造等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形成了先进复合材料应用与工程加固改造的鲜明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团队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特等奖、陕西省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团队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和全国土木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共19项;成员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长安大学优秀教师、来华留学生授课优秀教师、青年教师讲课标兵等荣誉。团队在本研究领域内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研究成果的数量和水平逐年提高,在省内外影响和地位不断增加,对土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和相关产业影响逐年增加。

四、团队科研成果

近年来,团队成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检索的文章2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350余万元;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陕西省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五、联系方式

电话:13119119541

邮箱kingstep74@chd.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