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学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效能为中心,在科研项目攻关、高水平成果产出、创新团队培育以及平台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题、国防军工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1.2亿元。学院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参与)、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项(主持3,参与5);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150余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500余万元。
围绕学科建设方向,在现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重组优化建成12支学科科研团队。获批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三秦英才创新团队1个(参与),陕西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入选陕西省秦创原首批“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人。
学院拥有住建部给水排水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木工程基础设施防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模块化建造与智能运维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建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西安市城镇低碳建设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涉猎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与土木能源交叉三大领域,梳理形成了面向未来建设发展的五个科研方向:
(1)工程结构韧性防灾与性能提升,服务韧性城市建设;
(2)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低碳建造,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3)地下工程致灾机理与韧性防控,面向西部复杂地质条件实现集约高效与安全开发;
(4)城镇健康水循环构建与生态修复,保障城乡水系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5)新能源基础设施防灾与能源绿色高效利用,支撑国家“双碳”目标与服务能源安全战略。